温州:创新公益诉讼办案模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鹿城区检察院邀请社区主任、高校学者等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整改情况开展现场公开评估。
苍南县检察院联合县海洋与渔业局开展公益诉讼生态恢复集中增殖放流活动。
“查处的无证汽车拆解维修点已整改到位。就污染的具体情况,区生态环境局已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待正式出具调查报告。”近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对此前发现的汽车拆解维修污染情况开展“回头看”,检验相关行政单位是否认真落实、积极履职。
这是温州市检察机关引入第三方公益诉讼诉前整改成效评议机制,助力基层有效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温州市检察机关创新公益诉讼办案模式,诉前整改全面引入第三方,通过“导流、引智、聚力”,对诉前整改成效进行评价和验收,有效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导流——整合信息资源,发现、化解矛盾于萌芽
去年3月,温州市鹿城区检察院对收集到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线索进行梳理时发现,辖区内的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各实验室产生的大量危险废料长期未处置,存在污染环境、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风险。对此,该院依法向区环境保护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区环保局高度重视,1.55吨的危险废料得到有效清理。在诉前整改阶段,温州检察机关还推动开展针对有实验室的事业单位、社会检测分析机构的危险废物专项排查,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现在想起来还很后怕,那么多有毒废料堆在一起,处理不好可是会出大问题的。好在你们检察院及时帮助我们消除了安全隐患。”在回访中,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的工作人员有感而发。
“我们建立了‘民生热线+执法数据+检察监督’三位一体的公益诉讼线索发现机制,引入第三方数据信息,利用公益诉讼线索智能研判预警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系统性、结构化整合。”温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赵卫华告诉记者。
借助智能研判系统,温州检察机关精准对接群众的公共需求,在诉前整改阶段及时发现各领域存在的监管空白区或薄弱处,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发出提示预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于初发或未发,最大限度降低了社会治理成本。
引智——深化智慧借助,提升公益保护质效
今年6月下旬,东海之滨。80多万尾黄鱼苗在温州市、苍南县、平阳县等地渔业专家的见证下,缓缓游进大海。这是苍南县检察院针对一次因非法捕捞造成海洋生态破坏,联合县海洋与渔业局共同开展的公益诉讼生态修复集中增殖放流活动。而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得益于2018年上半年,该院联合县海洋与渔业局制定的《关于开展海洋渔业资源领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进一步规范了证据收集程序、健全了损害赔偿鉴定评估方式、完善了海洋生态修复机制。